譯筑科技國產圖形引擎讓BIM平臺開發更簡單,助力建企實現數字化轉型!
建筑業有著較好的發展前景,但長期以來被貼上了“落后產業”的標簽,發展模式粗放、生產效率低、工業化程度低、建筑人員綜合素質差,而且資源浪費大、建設成本高等種種因素結合在一起,嚴重阻滯了建筑業的長期發展,其主要原因可歸納為:施工人員老齡化、施T事故頻繁化和生產效率低下。
基于此,隨著BIM、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對建筑企業來說,究竟該如何進行數字化建設?與這些技術進行結合,會產生怎樣的價值?建筑業要想擺脫傳統粗放式的發展模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的引領。數字技術該如何正確引導建筑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呢?接下來就由譯筑科技來解答。
分享人簡介:
王立武,譯筑科技副總經理兼首席架構師。從業建筑業信息化近17年,擁有豐富的建筑行業數字化平臺開發經驗。幫助國內多家頂尖的建設、施工、設計以及項目管理公司搭建基于BIM的企業級信息化管理系統。其中包含:中建八局、中建五局、中建三局、上海建工、中交二航局、中交三航院、光明地產、同圓咨詢等。
01.譯筑科技簡介
譯筑科技擁有60余項發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是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雙軟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目前我們的核心業務包含自主知識產權的BIM輕量化引擎、譯筑云智慧建造平臺以及全場景的個性化解決方案。服務的企業及客戶近600家,累計服務的項目10000+,公有云平臺有近5萬個用戶。我們的核心使命就是專注于研發BIM圖形引擎和低代碼建筑全生命周期數字化平臺,致力于成為智慧建筑大數據供應商。
譯筑科技主要用戶大部分是央企、國企、科技企業以及基于譯筑科技平臺體系來打造自己的解決方案的軟件開發企業。
以下是譯筑科技服務的全國各地多種業態地標性項目,包括超高層、機場橋梁、市政、軌道交通等。
02.譯筑科技圖形引擎的背景和定位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背景
譯筑科技自主可控的圖形引擎歷時10年的研發,其中2016年對于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時間節點,取得了兩項標志性的成果:一是獲得國內第一個圖形引擎輕量化方面的發明專利;二是首款純原生的基于BIM引擎的APP上線。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定位
縱觀圖形引擎發展史,我發現國內做圖形引擎的公司絕大部分都在2016年之后。譯筑科技在2014年就已經發布了圖形引擎,我們對于圖形引擎的定位是實體數字化,是整個工程數字化起點和基石。工程數字化四步曲分別為實體數字化、業務數字化、管理數字化以及決策智能化。
實體數字化即BIM中臺:以設計及施工階段BIM模型為中心建立數字化交付標準,流程和體系。積累,更新,分享,交付建筑全生命周期數據,為運行維護階段提供數字化支撐。
業務數字化即業務中臺:構建表單引擎,流程引擎及規則引擎為主的低代碼業務中臺,根據應用場景需要自助式配置,實時無感采集工程全過程數據。
管理數字化即數據中臺:通過企業級數據采集,清洗,共享等數據治理手段把實體和業務生產的靜動態數據,動態數據,過程數據等進行融合管控當前工程,賦能新建項目。
決策智能化即決策中心:通過前三階段建造運營經驗積累,引入基于BI/AI的規則訓練體系可以做到預測、預警、分析,挖掘,學習等智能化應用,最終實現工程全生命周期智慧化。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亮點
對于圖形引擎如何落地,譯筑科技是有深刻的體會。多年來,我們根據數百家客戶以及上萬個項目打磨得到的一些經歷和經驗,我認為以下五點是現階段非常具有實用價值的。
1.輕量化
雖然行業內有很多關于輕量化是不是偽命題的爭論,但是譯筑科技始終秉承著一個原則:打造用戶在當前的硬件、網絡環境下,能夠直接應用的輕量化,而不是說懸在天上的輕量化。
2.落地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經過上萬個項目的歷練,具有相對完整的產品,基于平臺化二次開發的體系,能夠適應快速部署與響應。
3.安全
譯筑科技服務了國內多家涉密單位和軍方幾十個涉密項目,實現了離線加密,安全性穩定性極高。
4.高效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支持全終端一致性體驗,支持瀏覽器(BS)、客戶端(CS)甚至移動端(MS)。我們移動端的體驗始終處于國內的領先位置,歡迎大家去譯筑科技官網體驗。
5.靈活、開放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也能很好地支持二次開發。我們對于開發語言不設限制,能夠支持全場景,開放的API、集群部署、數據庫的集群部署、服務集群部署方面也有很成熟的經驗,為企業級的擴展提供了非常廣闊的支撐。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應用體系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的應用體系從設計端、建模端到最終應用只需要四步:設計建模、轉換合并輕量化、生成輕量化格式、BIM+服務。
我們支持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模型在線轉換,也擁有獨特的插件式模型轉換。插件式模型轉換的效率約為在線轉換的10倍。我們的圖形引擎解決了模型應用方便與高效這兩部分痛點問題。我們還提供模型在后臺任意組合的模式,打造非常獨特的輕量化格式,這種模型格式可以達到原始模型的1/20。
03.圖形引擎核心能力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最核心的環節是平臺化能力,這也是我們產品化、平臺化這么多年來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我們在平臺化的基礎上實現了輕量化、兼容主流格式、多終端、多元融合、模擬仿真、大場景以及高級可視化。現在譯筑科技圖形引擎面向結構化編碼體系方面也有非常深的應用穿透,接下來我會在后續的應用里面跟大家詳細展開介紹。
打造BIM中臺
如何打造好用落地的圖形引擎,我認為是把BIM模型工具化。簡單來講就是把BIM模型集成工具化、BIM輕量化、BIM數據傳遞自動化以及BIM模型應用工程化。
BIM模型工具化以后,是可以打造低代碼業務配置能力、系統集成與擴展能力,以及數據治理與復用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圍繞BIM模型工具化這一核心實體展開的。最終建立全生命周期數據及可復制的交付能力,打造BIM中臺。
BIM模型服務
關于模型服務,我認為有三個非常關鍵的環節。
第一個是數據轉換,當前的瓶頸是轉換效率,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提供兩種解決方案:插件上傳模型和在線上傳模型。
第二個是輕量化處理,譯筑科技圖形引擎有面向各種業態的,大概是有數十萬個模型的處理能力,單純在中建八局項目就有接近五萬個模型的處理量,所以我們有大量的經驗積累,對于輕量化的處理它不僅是個技術問題,更多的是經驗和積累的問題。所以說我們在這方面是有先天的優勢,在多次投標以及跟客戶的評測過程中,發揮了比較穩健的能力,處理效率和處理成功率大幅超越同行。
第三個是自動化編碼,這也是進行BIM工程化應用的最重要的環節,如何將虛實結合起來,BIM作為虛擬的東西,實際工程是實際物理的東西,那么虛實怎么結合?譯筑科技圖形引擎通過編碼體系,通過物聯網作為紐帶,很容易達成 BIM模型數據的統一整合,與管理業務充分結合,讓其價值得以全面利用起來。
BIM編碼體系
BIM的整體應用價值即通過實現工程項目全生命期的信息共享,避免重復建立信息帶來的浪費,提升信息準確性和溝通質量,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各個建筑業生產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其重點在于通過BIM模型數據的傳遞,實現多參與方和多專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互用。
基于BIM的數據交互,可連接建筑全生命期不同階段數據、過程和資源,供各參與方共享信息、協同工作,全面提高建筑項目的設計、制造、建造和運維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質量,為企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應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信息技術受到建筑行業的高度關注,信息技術的發展基礎之一是構建科學、系統的信息定義、分類及編碼體系,這是信息數據創建、使用、共享的基本依據。服務于智慧建造的建筑工程分類和編碼體系,為數字化轉型升級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建筑產業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建立統一的編碼體系促進數據交互及BIM實施至關重要。一套完整、合理的編碼是貫穿于項目的前期策劃、設計、施工、運維的主線,不僅能使建筑項目各個階段和不同的工作面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加強了對項目的成本、質量、進度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以下是具體應用,例如基于BIM的模型體系,在頂層設計中提供了巨大支撐,它可以把模型按照專業、業態、階段劃分為各種各樣的編碼體,這些工作可以在圖形引擎平臺上自動完成生成。
BIM工具化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可以穿透到模型內部,基于BIM構建編碼體系,可以根據每個企業的要求來設定。完成了從宏觀的模型層面到微觀的構件層面編碼的自動化生成與綁定,這是我們把BIM落實到落地的關鍵環節。
BIM模型自由組合
譯筑科技的圖形引擎與國內同行業其他引擎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模型可以任意組合。很多時候大家知道圖形引擎上傳什么樣就只能是什么樣。我們的圖形引擎是可以在后臺,后處理各種各樣模型的自由組合,形成模型列表方便查看。特別是對于超大超復雜的項目,它可能有數千個模型、幾十個版本、幾十家單位來進行管理。例如周大福項目,就充分地使用譯筑平臺為各專業分包提供在統一的模型體系上進行協作的能力,而不至于說像Revit中心文件非常大,處理速度與效率都會有很大的操作阻礙。
多維融合
多維融合是譯筑科技圖形引擎平臺非常具有特色的功能,市面上有很多BIM+GIS,很多圖模聯動。但是我們在數據層面上做到了一致性,支持從多個維度,多個端口的組合,支持BIM、GIS和圖紙的應用。
二三維聯動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可以做到位置級聯動和構件級聯動。位置級聯動是指基于任意的圖紙與模型進行基于位置空間的有效聯動,構件級聯動是指在通過BIM構件的唯一屬性來完成聯動。
GIS高級應用與混合測量
GIS的高級應用,充分地融合BIM+GIS的全場景混合應用。
例如現在可以做到的,GIS在基建項目上面是貼地形的一種測量,可以精確測量經度、緯度以及其它各個方面的測量,同時譯筑科技圖形引擎也可以基于GIS的不同點位進行混合測量,不僅是因為GIS和BIM它所用的坐標系不一樣。通過我們的技術,可以在混合場景下進行有效測量。以機場基建項目為例,經過測量還可以做各種各樣的標注、管理、歸類等等。
GIS挖洞
基于GIS的挖洞,在路、橋、隧或者機場方面有非常深度的應用,譯筑科技圖形引擎可以進行精度控制性的挖洞,同時也能基于BIM模型的大小精確挖洞。
基于上述場景,譯筑科技的圖形引擎可以進行各種各樣混合性的標注以及傾斜攝影、BIM模型、GIS場景的多維融合。像下圖中的測距都是基于混合場景所完成的,位置、空間、距離等各種各樣的面向工程屬性的應用。不僅僅是只有看的功能,更能實實在在對工程的現場管理起到作用。
移動大場景應用
在大場景移動應用上,譯筑科技圖形引擎對大模型的支持能力超越那些基于H5及其它技術的引擎,這些技術大家可以前往譯筑云平臺進行體驗。
模型深度應用
基于譯筑科技圖形引擎對于工程各種場景下的支撐應用,包括版本對比與模型工程量,這些都是帶有工程屬性特色的應用,我們的圖形引擎支持一些弱連接的模型分享,以及更多深入的一些應用。
靈活授權模式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在具體使用和合作方面有非常大的靈活性,基于技術能力,我們可以支持評估板、項目版、企業版與買斷版,適應于不同項目和不同企業的各種需求。
04.全生命周期應用場景
平臺二次開發能力
譯筑科技圖形引擎主要是通過賦能第三方來實現數十個BIM數字化項目,提供完善的文檔、SDK開發包、模型服務、集成套件、入門DEMO、源碼級DEMO以及面向多語言、跨語言的API集合。
譯筑科技已與國內多家頂級企業形成戰略合作,基于我們的圖形引擎共同搭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數字化建造平臺,取得了眾多成果。
比如我們和上海建工合作開發了《上海建工總承包信息化管理系統》和《企業級智慧工地平臺》。
上海建工總承包信息化系統打造了很多貼合實際工程現場的應用,包括經營模塊有10大模塊46個子項,覆蓋了各種基礎工程7大條線,360多個項目在使用,這不僅僅是圖形引擎平臺,更多的是BIM中臺,支撐了大量數字化建造應用。
企業級智慧工地平臺最大特點是與數字建造、BIM徹底融合的系統。
譯筑科技為中建八局搭建的平臺,最新的數據已經達到了31T,模型數量40000+,這是國內已知的最大的基于BIM的管理平臺。同時運行的項目數量、注冊用戶數量、模型數量、業務模板數量等都居于行業前列。
數字化運維
數字化運維管理方面,主要合作用戶有無錫市政設計院,通過應用我們的三維圖形引擎自主研發了大量的應用軟件平臺,包含污水處理廠智慧運營平臺、固體垃圾處理廠智慧運營平臺、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智慧工地)管控平臺等。
05.應用案例
杭州西站BIM應用平臺
同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借助EveryBIM圖形引擎開發的杭州西站樞紐BIM模型管理平臺。在設計過程中,利用BIM技術建立三維設計模型,在建模過程中能及時發現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利用BIM技術可視化的特點隨時和項目各參與方進行溝通和模型調整,大大地提高了設計的效率。在施工階段,對于復雜異形曲面來說,通過BIM技術的應用,在施工前對復雜曲線部分進行施工模擬,對特殊節點進行細部處理,從而避免了在施工現場可能會出現的放樣、安裝等各種問題,保證了杭州西站50萬平方米大體量模型的平穩運行與應用。
宜興市工業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智慧運維管理平臺
華昕設計集團基于EveryBIM圖形引擎開發的宜興市工業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智慧運維管理平臺 ,基于BIM污水處理廠智慧運維平臺主要特色:將設計、施工中形成的BIM信息傳承至運維階段,并結合BIM、GIS(地理信息系統)、IOT(物聯網)、PLC(工業控制)等技術,全方位在線監控生產運行過程、預警預報、越界超標警報、智能巡檢、工藝仿真與在線培訓、大數據比對與分析預測、業務控制數學模型等,實現各專業基于BIM的協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