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醫師承教育,榕樹家醫師集團賦能中醫人才全面成長
中華醫藥學歷經兩千多年發展,至今仍能屹立于世界醫學之林,其間大師名醫輩出,醫學流派林立,學術思想流傳甚廣。無數經典的醫學理論、獨特的診療手段、完整的中醫藥學體系延續至今,造福一代又一代生民百姓,成為中華民族歷史長河里璀璨的文化瑰寶。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行業的發展,從《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中醫藥相關政策的出臺,不難看出,國家扶持中醫事業發展的力度之大,也可以說當下中醫事業迎來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再一次將中醫藥的地位提升至令人仰首的高度,開啟了新時代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新篇章。
6月7日-9日,在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內,正式舉辦了“榕樹家醫師集團成立發布會暨榕樹家第二屆全國醫生培訓”。活動以“傳岐黃薪火,承中醫精髓”為主旨思想,榕樹家從中醫連鎖品牌的行業化服務視角出發,為中醫傳承和發展提供了別樣的解決思路。
人才是中醫藥發展的第一資源,也是中醫傳承的關鍵紐帶。此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四部門聯合發文,提出要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為中醫藥振興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如今名老中醫們正隨著時間的推移相繼謝世,好中醫越來越少,優秀中醫人才培養難,我國應該如何突破中醫人才傳承的困境?
歸根結底,中醫人才資源的稀缺源于完善人才成長機制、統一人才管理模式的發展缺位。從中醫現代化發展進程來看,我國區域醫療資源呈現出長期發展不均衡的社會現狀,為中醫診療服務深入群眾基礎設置了阻礙。因此,當前如何確立中醫診療運營和服務的標準化,對于優化區域中醫師人才管理、整合醫師資源統籌布局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師承即師徒之間進行傳授學習的方法,又稱“親炙”,它是我國古代傳授醫學知識的主要形式,對中醫學的延續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正如韓愈所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父獨特的學術經驗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的弟子不斷繼承與創新,這是中醫眾多學派形成的重要方式,也正基于此種模式,中醫學后世出現了學術爭鳴、百花齊放的盛景,有力促進了中醫藥發展的綿延生息。
可以看到,此次活動中,以針灸界泰斗·首屆國醫大師賀普仁教授長女、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首席專家講師賀書元教授為代表的眾多中醫名家現身參與授課和答疑,從自身深耕多年的專業研究領域出發,承擔起中醫傳承“引路人”的重要角色,通過系統梳理中醫針灸理療的相關知識,結合實踐課堂進一步幫助青年醫師進行深化理解,讓復雜的中醫理論化繁為簡,抽絲剝繭一步步得窺博大精深中醫文化的奧妙真義。
通過專家教授統一授課,榕樹家創建了別開生面的中醫集體課堂,這對傳承古老中醫知識、豐富醫生的中醫文化素養,以及提高現有的中醫診療服務水平都具有重要進步意義。未來,希望榕樹家依然能夠堅守初心、矢志不渝,肩負起中醫復興的應有使命,在中醫傳承和創新中繼續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通過醫師集團的加快落地,為推動優秀醫師人才培養和高質量中醫診療服務貢獻更多力量。
中醫文化傳承是長遠之道,加快中醫人才成長,賦能中醫創新發展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繼承傳統中醫精華思想,發揚好這項民族瑰寶,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通過加快培養集聚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夯實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中醫傳承勢必將構建出更加良好的發展生態,助力傳統中醫的智慧光芒長久照耀現代醫學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