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聯合!河南農業大學吳劉記教授團隊與中科新生命達成植物多肽成果轉化戰略合作
作為植物信號傳導網絡中關鍵的調控因子,多肽已成為植物科學研究的前沿熱點。它們廣泛參與植物生長發育調控、微生物互作以及對生物與非生物脅迫的響應,研究熱度持續攀升。然而,該領域仍面臨三重挑戰:一是植物樣本的高度復雜性帶來的標準化制備難題;二是非模式植物多肽相關數據庫的缺失;三是多肽功能注釋數據庫的嚴重匱乏。
2025年7月4日上午,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PTBIO)與河南農業大學吳劉記教授團隊,在上海總部隆重舉行“基于多肽組的高通量組學的成果轉化簽約儀式”。此次活動標志著雙方在整合中科新生命領先的質譜多組學技術平臺與河南農業大學深厚科研積淀方面邁出關鍵一步。雙方強強聯合,旨在加速植物多肽領域的前沿成果轉化,讓更多關注該領域的科學家共享更先進的技術服務,共同推動科技創新。
活動由中科新生命市場總監高曉靜主持。她在開場致辭中高度評價了吳劉記教授團隊在植物多肽組學研究領域的優勢與成果。她指出,本次簽約旨在“見證智慧與產業的碰撞”,是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高效轉化科研“智慧”為產業力量的關鍵實踐。她強調,雙方合作將致力于轉化吳教授團隊在植物多肽檢測技術上的先進成果,為全球科學家提供更優質的技術服務。
中科新生命市場總監高曉靜主持簽約儀式并作開場介紹
中科新生命創始人兼CEO陳薇女士在歡迎辭中強調了公司深耕質譜多組學領域20余年的技術積累。她指出,此次與在植物多肽研究領域具有深厚積淀和領先平臺的河南農業大學吳劉記教授團隊合作,是打通植物多肽“基礎研究-技術平臺-產業應用”鏈條的關鍵一步,公司將全力支持成果落地。
中科新生命創始人兼CEO 陳薇女士致辭
河南農業大學社會服務處處長、教授趙翠萍女士代表校方致辭,她介紹了學校百年積淀歷史,高度肯定了吳劉記教授團隊在植物多肽組學領域的科研實力,并表示校方將大力支持此次成果轉化合作,期待雙方優勢互補,產出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創新成果。
河南農業大學社會服務處處長、教授趙翠萍女士致辭
在雙方團隊成員的共同見證下,中科新生命CEO陳薇女士與河南農業大學吳劉記教授作為代表,正式簽署了植物多肽成果轉化合作協議。
中科新生命CEO陳薇(右)與河南農業大學吳劉記教授(左)簽署協議
隨后,雙方核心團隊圍繞未來合作方向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重點探討了如何基于吳教授團隊獨特的植物多肽組學技術基礎,協同中科新生命先進的質譜技術與AI分析能力攻克技術瓶頸,加速開發新一代多肽多維度解決方案,一站獲取海量功能分子。
討論交流
此次簽約儀式成功舉行,標志著河南農業大學吳劉記教授團隊與中科新生命在植物多肽領域的深度合作正式啟航。雙方將深度融合吳劉記教授領先的植物多肽組學技術與中科新生命“多肽組學一站式平臺”的技術引擎,共同構建覆蓋“樣本制備-高通量鑒定-功能分析”全流程的標準化服務體系。該體系旨在顯著降低技術門檻并大幅提升檢測效率,為全球科學家提供更精準、更快捷的多肽組學研究支持,加速該技術在多個領域的創新發現與應用。
作為合作的重要基礎,中科新生命已基于吳劉記教授的研究成果,開發出覆蓋多肽組學研究全流程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從多肽的標準化組學篩選鑒定到目標多肽結構與功能預測。歡迎各位老師垂詢!
關于中科新生命
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PTBIO)創立于2004 年,由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孵化而來,是國內質譜多組學應用領域的開拓者。公司以 “AI + 質譜多組學” 雙核驅動創新,構建智能化組學生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質譜檢測平臺與AI大數據分析系統,聚焦科技服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消費三大領域,為全球科研機構、醫院、藥企提供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融合多組學技術與人工智能,圍繞生物標志物發掘、藥物靶點篩選及個性化診療等方向,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組學數據庫與算法模型,推動轉化醫學進程,加速創新藥物研發,成為推動生命科學數字化升級的核心引領者。
關于吳劉記教授
吳劉記,河南農業大學二級教授、小麥玉米兩熟高效生產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兼職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專家顧問、中國植生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作物學會第四屆玉米專業委員會委員。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植物多肽基因組學的概念,建立了植物多肽基因組方法,構建了首個基于基因組范疇的玉米內源肽圖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解析了新型小肽在玉米抗病免疫中的作用,相關工作為植物功能基因組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切入點,為玉米抗逆生物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NS子刊Science Advances、Cell Reports,以及植物學領域TOP期刊Molecular Plant、Trends in Plant Science、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重點項目一項);榮獲教育部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及河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等;入選了中共中央黨校高層次女性科技人才研修班、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高校高層次人才研修班、河南省高層次人才。
吳教授團隊主要文章成果
1. Chen X, Song M, Tian L, et al. A plant peptide with dual activity against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and fungal pathogens. Sci Adv. 2025;11(12):eadt8239.doi:10.1126/sciadv.adt8239
2. Tian L, Chen X, Jia X, et al. First report of antifungal activity conferred by non-conventional peptides. Plant Biotechnol J. 2021;19(11):2147-2149. doi:10.1111/pbi.13691
3. Ali U, Tian L, Tang R, et al. A comprehensive atlas of endogenous peptides in maize. Imeta. 2024;3(6):e247. doi:10.1002/imt2.247
4. Wang S, Tian L, Liu H, et al. Large-Scale Discovery of Non-conventional Peptides in Maize and Arabidopsis through an Integrated Peptidogenomic Pipeline. Mol Plant. 2020;13(7):1078-1093. doi:10.1016/j.molp.2020.0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