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梨樹耘遠農場:農達?助力生物育種產業化與再生農業協同發展
北京 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近日,拜耳在吉林省四平市的拜耳耘遠農場成功舉辦"拜耳生物育種除草劑技術論壇",重點展示了以拜耳經典除草劑品牌農達?為核心的創新解決方案在生物育種作物種植與可持續農業實踐中的雙重價值。作為拜耳在華布局的第三家耘遠農場,梨樹縣耘遠農場自2025年5月投入運營以來,依托當地特色的"梨樹模式"保護性耕作體系,正積極探索生物育種產業化與再生農業的協同創新路徑。
2025拜耳生物育種除草技術論壇
"梨樹縣是中國保護性耕作模式——‘梨樹模式'的發源地,與拜耳的再生農業理念高度契合。"拜耳作物科學業務拓展總監郭京萍表示,"我們期待借助拜耳耘遠農場這一開放平臺,攜手產學研用各方力量,為東北乃至中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可借鑒樣板。"
全球經驗 +本土實踐 打造可持續農業示范
耘遠農場是一項拜耳全球可持續農業示范項目,致力于聯合不同國家和作物類型的農場,通過應用先進農業技術體系,示范推廣再生農業模式,在提升作物品質的同時降低農業對環境的影響。2025年,拜耳在吉林省四平市新開設了在中國的第三家耘遠農場,標志著拜耳在該領域的進一步本土深耕。
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的拜耳耘遠農場
作為中國保護性耕作的發源地,吉林省四平市開創的"梨樹模式"以秸稈覆蓋、免耕播種等技術為核心,在黑土地保護方面成效顯著。拜耳此次新建的梨樹縣耘遠農場,依托當地農場——宏旺農機合作社,創新性地將"梨樹模式"這一中國特色的保護性耕作技術與拜耳全球再生農業經驗相結合,致力于打造中國可持續農業的創新示范樣板。
據拜耳耘遠農場項目中國區負責人李霈旭介紹,拜耳梨樹耘遠農場匯聚了產學研用多方力量,與本土伙伴共建合作生態。具體而言,項目與中國農業大學梨樹實驗站開展合作研究,將拜耳豐富的再生農業經驗與"梨樹模式"深度融合,在農場中實施免耕播種、秸稈覆蓋、寬窄行輪作休耕等保護性耕作技術,并通過系統化的田間試驗,從土壤健康、增產效益、水資源保護等多個維度評估再生農業的綜合價值。同時,梨樹縣耘遠農場還與遼寧東亞種業等本土合作伙伴攜手,在生物育種玉米種植中示范以農達?為核心的拜耳更多玉米全程植保解決方案,為免耕示范提供技術支撐,助力我國生物育種產業化發展。
農達 ? 50年再出發,助力生物育種產業化再升級
隨著我國生物育種產業化的加速推進,拜耳經典除草劑品牌農達?和達邁?作為關鍵配套展現出新的應用價值。在梨樹縣耘遠農場中,農達?與遼寧東亞種業的耐草甘膦玉米品種"東單1331D"協同應用,探索生物育種配套技術方案。
拜耳作物科學非選擇性除草劑產品經理劉周成在會上表示,中國生物育種產業化的發展,為草甘膦產品迎來巨大的新市場機會。農達?和達邁?以其在原藥、制劑加工、助劑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在上市的五十年間展現了除草效率和環境方面的多重價值,深受廣大農戶信賴。在此基礎上,拜耳將持續開拓農達的差異化價值,在傳統市場和耐草甘膦玉米市場為農戶持續提供定制化的方案和服務。
梨樹縣耘遠農場中的農達?田間試驗
農達?和達邁?同時是"拜耳更多玉米"方案中的重要產品。據拜耳作物科學市場開發農藝師張莉莉介紹,通過整合高巧?、愛玉優?、農達?、達邁?、安海龍?、安必神?、穩騰?、拜華騰?等拜耳種衣劑、除草劑、殺菌劑和作物健康產品,"拜耳更多玉米"構建了從播種到收獲的全程解決方案:播種前進行種子包衣處理預防病蟲害,早期重點防控雜草以減少其與玉米的競爭,中后期聚焦病害防治及營養供給,為提升玉米品質與產量提供助力。
在梨樹縣耘遠農場中,以農達?為核心的創新性示范正在開展:一方面,通過與"東單1331D"耐草甘膦玉米品種的配套應用,進一步驗證拜耳綜合方案在雜草防控、減藥增效方面的潛力;另一方面,通過 "生物育種作物"+"梨樹免耕模式"的協同,充分發揮拜耳產品與綜合解決方案的優勢,形成可推廣的再生農業實踐,為中國農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創新的可復制路徑。
未來,拜耳將持續深化耘遠農場的示范效應,通過技術創新與本土實踐相結合,攜手本土伙伴共同推廣更便捷、高效、可持續的種植模式,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