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警惕新型非法集資套路
近年來,不法分子的非法集資手段不斷翻新,從“養老床位”到“虛擬貨幣”,從“鄉村振興項目”到“文旅消費卡”,騙子們進行編織的“暴富美夢”讓不少群眾血本無歸。今天向大家介紹三大高發領域非法集資新套路,讓我們一起“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
01養老領域:溫情面紗下的吸血陷阱
典型案例
某市“夕陽紅”養老項目以預存10萬元享終身養老服務為噱頭,承諾年化收益12%,短短半年吸收資金2.3億元。當老人們發現項目承諾的養老院根本未按期動工準備上門理論時,集資主體早已人去樓空。
風險提示
“養老服務”、“養老公寓投資”目前已成非法集資重災區。騙子常常以免費體檢、贈送禮品吸引老人,用親情攻勢突破公眾心理防線。切記合法養老機構需民政部門備案,絕不會承諾高額返利。
02投融資領域:科技外衣下的旁氏騙局
典型案例
某區塊鏈科技公司宣稱開發“元宇宙地產”,以虛擬礦機、NFT數字藏品等噱頭為幌子,通過APP每日返利,3個月后項目崩盤致使逾2000名受害人總計損失過億。
風險提示
當遇到“區塊鏈”、“元宇宙”、“新能源”等高科技包裝,承諾“穩賺不賠”的項目時,請立即警惕。所有投融資業務均必須持牌經營,投資前切記查詢資質。
03涉農領域:綠色外衣下的非法吸儲
典型案例
某“綠色生態農業合作社”以種植中藥材為名,承諾“投資1萬元年返1500元”,利用村民口口相傳,非法集資1.8億元。后因資金鏈斷裂案發,造成投資人重大損失。
風險提示
警惕以“鄉村振興”“助農扶貧”“云養殖”為名的集資活動。正規合作社不得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遇到“保本高息”的農業項目,請立即向農業部門核實,發現可疑情況及時報警。
04防范非法集資風險提示
三要:要核實資質(請登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查詢);要保留憑證(包括合同、轉賬記錄、聊天記錄等關鍵證據);要理性決策(高收益率很可能是圈套,收益率超6%就要打問號)。
三不要:不要被“國家項目”“政府項目”的宣傳迷惑;不要被“高利保本”的宣傳話術誘惑;不要輕信熟人推薦介紹(平安養老險上海分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