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菌專家走進“彩云英才薈” 妙語解讀“一朵蘑菇”的產業未來
(通訊員:徐龍云、李萍)近日,又一期“彩云英才薈”高層次人才服務與交流活動在昆明市“百里·春秋”會客廳(23°人才服務站)舉辦。此次活動以“漫山遍‘菌’,香飄萬里”為主題,特邀“興滇英才”(云嶺學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云南省食用菌協會會長孫達鋒博士就云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做交流分享。在近兩個小時的交流時間里,孫達鋒博士以扎實深入的專業知識、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為百余位產業從業者、市民及人才工作者帶來了一場兼具專業深度與趣味性的分享活動,為現場聽眾揭開了云南野生菌產業從傳統“山珍”邁向現代化“千億級”產業的轉型密碼。
“內容硬核、氛圍輕松”是此次交流活動的最大特點。云南是野生菌大省,吃菌子是云南人的日常,但云菌產業該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這個話題涉及專業領域知識以及產業發展高度,如何讓聽眾在有限的時間里對云菌產業的現狀有清晰地認識,對云菌產業的未來產生思考?孫達鋒博士從大眾熟知的野生菌種類說開去,深入淺出地分析了食用菌及其產業特點,介紹了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概況以及云南省食用菌產業的現狀,再逐漸過渡到專業領域,分享了食用菌產業的科技創新成果和最新研究方向,最后對云菌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出可行性路徑思考。整個交流活動持續近兩個小時,全程干貨滿滿,金句頻出。“不是你的容顏易老,是你菌菇吃得太少”“一朵小蘑菇,健康一代人”,全場笑聲、掌聲不斷,參與者不僅在活動中對云菌產業的未來發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充分領略到高層次人才的溝通藝術與全局視野。
孫達鋒博士認為,雖然食用菌產業規模逐年擴大,喜菌愛菌者大有人在,但在大眾視野里,對食用菌重要性和獨特地位的認識還遠遠不夠,所以在交流活動伊始,他首先介紹了食用菌及其產業特點。在他看來,食用菌不僅是優質的營養食品,也是重要的健康資源。食用菌在人類三大食物來源(植物食品、動物食品、菌類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三高(高蛋白、高維生素、高膳食纖維)”“三低(低脂肪、低糖、低熱量)”的特點,人類最合理的膳食結構是“一葷一素一菇”,人類食品從植物、動物食品的二維結構向植物、動物和菌物三維結構發展是“大健康”和“大食物觀”背景環境下的必然選擇。
“在云南的每一場雨季過后,山林里冒出的不僅是菌菇,更是推動山區群眾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金山銀山’?!苯涣骰顒蝇F場,孫達鋒展示了一組云菌產業發展數據,點燃了現場氣氛:2023年,云南食用菌產量達110.34萬噸,在全國產量排名中僅列第15位,但產值卻高達441.25億元,位居全國第二?!斑@背后的邏輯是什么?是云南野生食用菌的‘高附加值’特性?!?/p>
他進一步解釋說,目前我國食用菌年產量4000萬噸左右,年產值突破3900億元,占世界總產量70%以上。云南作為“野生菌王國”,擁有全國90%、全球45%的已知食用菌種類,年均蘊藏量約50萬噸,幾乎覆蓋全省所有縣市。昆明已形成規模超百億的野生菌交易市場,松茸、牛肝菌、松露等珍稀品種通過冷鏈物流網絡,24小時內即可抵達東京、巴黎的米其林餐廳餐桌。“2024年最新數據顯示,云南野生菌出口量占歐洲市場的40%,在日本、韓國和中國香港的市場份額超過45%?!睂O達鋒說。
孫達鋒表示,正是基于上述數據,食用菌已經成為云南山區群眾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云南立足野生菌食用菌優勢,形成了“包山養菌”的增收致富、壯大集體經濟新模式,形成了高原木耳、香菇、平菇類、姬松茸、羊肚菌、天麻等6個大宗品種和金耳、白參、茯苓、大球蓋菇、長根菇、暗褐脈柄牛肝菌等特色種類,逐步形成“一縣一業”的特色栽培食用菌發展格局。
云菌產業將成長為千億級產業,孫達鋒對此深信不疑。但他同時認為,云菌產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當中也存在著隱憂。目前我國食用菌產業仍面臨種質資源利用率不高、新特品種馴化不足、優良新品種缺乏、菌種退化加劇、配套栽培技術落后、規范化程度不高等問題。如何破局?唯有以技術創新為引擎,為云菌產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他提出首先要提升種質資源、馴化栽培技術,掌握食用菌科技的‘芯片’;其次是開展精深加工,依托云南豐富的食用菌資源,在休閑食品、功能性食品、調味品、化妝品、保健品及藥品等領域積極開發新產品,實現一朵菌菇串起一條產業鏈。此外,還應當提升標準化水平、開展栽培技術培訓、進行野生毒菌和野生食用菌的區分及科普。
在活動現場,他特意進行了一場“云南十大類野生食用菌”的科普活動。“黑皮雞樅不是雞樅”“‘假松茸’是真松茸”“紅傘傘白桿桿不一定全是毒菌”……一個又一個新奇的菌類科學知識,引來一陣陣笑聲和掌聲,也讓聽眾不知不覺破除了“談野生菌色變”的刻板印象。
最后,孫達鋒博士分享了關于云菌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及思考。他認為,要想打造千億級的食用菌產業,就必須做好“云菌”頂層謀劃。要認真研究、貫徹落實《云南省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云政辦函〔2020〕97號)》《云南省食用菌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云供發〔2022〕11號)》等政策文件,為云南發展食用菌產業提供整體思路,同時依托科技創新,打造食用菌種質資源技術創新、高效栽培技術研發、品質保持與高值化利用、檢驗檢測及綜合培訓、標準體系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科研人才隊伍建設等標桿,順勢而為培育壯大云南特色食用菌產業。
活動特別邀請了生產金耳、松茸的滇峯云品、文化企業云南港榮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云南夢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嘉賓現場進行展示和體驗。
交流分享結束后,孫達鋒博士與現場聽眾進行了提問互動?!霸颇先瞬删拥臅r候為什么喜歡拍一拍傘蓋”“見手青要怎么炒才不會中毒”“菌菇凍干保鮮技術的發展探索”“牛肝菌如何人工培育”……從大眾感興趣的采菌吃菌話題,到產業和技術如何發展,孫達鋒博士一一耐心回答,博得陣陣掌聲,此次交流活動也在歡快熱烈的氛圍中落下帷幕。
據云南省人才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彩云英才薈”是人社部門聯合有關單位,聚焦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深入貫徹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重點打造的人才交流、資源共享的服務平臺,為我省產業發展創新驅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好評。下一步,云南省人才服務中心將組織更多高層次人才參與到活動中,持續做好人才服務保障工作,營造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圍,為云南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徐龍云、李萍、圖/文)。